邓州市穰东镇辖32个行政村,人口13.4万人,镇区常住人口6.8万人,镇域面积98.98平方公里,镇区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镇、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国家级经济发达镇、河南省服装名镇、中国裤业名镇。2016年以来,穰东镇党委、政府在邓州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积极探索推进经济发达镇放权赋权改革新路子,为穰东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高度重视,增强机遇意识。《邓州市穰东镇构林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下发后,镇党委立即召开班子会进行集中学习、统一思想认识,一致认为经济发达镇改革,不仅是给了一个牌子,还赋予全镇171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加了人员编制、保证了建设用地需求,以及每年1000万元的发展基金,这些措施对穰东镇发展而言无疑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尤其是下放的171项权限,更是穰东镇今后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有力“武器”,必须研究细、研究透,使之切切实实地发挥作用。随后,镇党委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抢抓扩权机遇,加快穰东发展”大讨论,逐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群策群力抢抓扩权机遇的浓厚氛围。
二、深入研究,明确承接主体。围绕下放的171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共涉及23个市直单位、8种权限类型。为了更好承接权限,镇党委、政府对下放的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行分类,并根据情况明确不同主体、优化承接方式。一是系统内上下承接。即由相应的镇直部门承接市直部门下放的管理权限,如由民政所承接市民政局下放的管理权限,人社所承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放的管理权限。二是成立临时机构承接。对于没有承接单位的县级管理权限,成立临时性机构或委托部门来承接,如项目规划审批,成立了由镇长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规划委员会,并聘请5名有规划资质的专家参与,所有规划审批事项由镇规划委员会研究通过即可审批,省去市级审批环节,做到有则上会,一站审批,节约了大量时间。三是服务类权限统一进驻党群服务中心。将基本公共服务管理权限,按照分类进驻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专项服务柜台,共有15项县级综合服务事项实现了一站式办理。
三、积极对接,力保放权顺畅。明确承接权力的主体后,镇党委、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切实保障放权工作落实顺畅。一是部门对口直接对接。由各管理权限的承接主体和对口的市直部门对接,积极主动向原市直用权单位汇报沟通,学习用权程序,形成赋权共识。二是市政府明确市直单位赋权责任。对涉及下放管理权限的市直部门,由市委编办报请市政府下发放权赋权通知书,明确相关部门在权力下放过程中的责任,确保真放权、放得下、帮得上。三是加强涉及多部门办理事项的协调。对于承接权限的镇直部门需要和其他市直部门联系对接的,由镇党委书记汇报市政府主抓领导协调对接。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核发的规划许可证,权限下放后,由镇里直接核发规划许可证,住建、房管、消防等相关部门是否认可,通过市政府分管领导协调对接解决。
四、督导用权,确保规范运行。管理权限承接后,镇党委、政府着力研究如何确保承接的权力合规合法,最后通过“权责清单+强力督导”的办法予以解决。一是理清权责清单。对于承接的管理权限,理清了用权程序,形成运行程序清单,按照清单对参与用权的责任主体进行常态化培训,让用权责任主体对执法程序了熟于心。二是实行清单“公示制”。对各承接县级管理权限的镇直部门职责清单进行公示,在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着力提升社会的认可度。镇领导班子每月初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当月各部门工作的承权用权事项,由分管领导负责具体监督实施,同时对上个月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逐项汇报,做到月初有安排、中间有督促、月底有总结。三是试行“三单制”。“三单制”即“绿”、“黄”、“红”三种督办通知。镇政府在各承权单位主体在使用下放权限时,发放绿色通知单,告知使用权限、程序和时间;对于超时间未办结或未办结到位的下发黄色通知单,通报提醒及时办结到位;对于超权限或程序不对的下发红色通知单,责令纠正并对责任人实行追责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下放的可用权限基本上都实现了规范使用。
五、扩权承权成效明显。
一是审批效率有提升,产业发展更“轻松”。通过成绩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域内多种审批事项效率有效提升。一些项目从立项规划审批到用地的时间从原来的半年左右的时间减少为1到2个月,大大减少了项目落地所需时间,2017年以来,穰东镇新引进企业7家,新增服装加工户137户,建成了海宁皮草城、无锡双面呢市场;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达到53个,村级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各类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二是基层服务更优化,群众办事更便捷。基本公共服务管理权限下放后,能够集中在便民服务中心办理都全部集中办理,切实做到让群众多办事、少跑腿。如老人优待证的办理、劳动用工备案等事项,实现了镇便民服务中心免费办理、一次性办结。群众办事要提供的繁杂手续精简了,要跑的腿少了,要等的时间短了,办事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三是管理手段更多样,社会治理更有力。市里下放的171项权限中有103项是行政处罚或行政强制权力,改变了以往镇政府社会管理只能说、不能做,甚至是敢严无强制的情况。权限下放后,在环保处罚上实现了对全镇垃圾焚烧的有效治理;在土地管理上有效遏制了“两违”建筑的蔓延,2019年以来,穰东镇是全市唯一一个没有发生一起违法占地案件的乡镇,这都与放权赋权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是费用征收更合规,为民服务添保障。2015年起,穰东镇就积极探索镇区环卫物业化管理,每年投入300多万元,但是因为缺乏收费依据,只能由镇级财政出资,财政压力很大。承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权后,每年投入环卫资金达400多万元,80%的资金源于向群众征收,不仅有效缓解了镇级财政压力,也使环卫物业化管理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辖区全覆盖。诸如商品房维修基金征收等相关权限的下放,使得镇级财政实力更加充裕,有效加强了镇党委、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管理的能力,较好地解决了事权与财权不匹配的问题。
通过近年来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有序有效承接,邓州市穰东镇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服务群众能力水平不断提升,连续两年被评为邓州市目标管理第一名,经济总量连续两年增幅在2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由16家增加到30家;2018年度被省委、省政府认定为国家级经济发达镇,被中纺联和中国服装协会授予“中国裤业名镇”称号。